共話大灣區戰略機遇,探索媒企聯動新思路
日期:2020-08-31
8月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中國經營報》社、中國奧園集團主辦的“對話總編輯,把準經濟脈搏——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新經濟論壇”在廣州奧園喜來登酒店舉行。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企業承載重要的時代大任,也迎來自身發展的時代契機。如何把握歷史機遇、迎接挑戰,克服相關問題,成為諸多企業亟需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李佩鈺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改革開放的發源地,每一次重提改革開放,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的新聞媒體親歷了改革開放40年的風風雨雨,既是見證者也是創業者,且比其他創業者承擔了更多的責任。”
此次論壇正式啟動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盟”,為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謀劃策,凝心聚力貢獻媒體智庫價值與力量。
本次論壇亦邀請到中國奧園集團執行董事、營運總裁馬軍,中國奧園集團副總裁郭士國、胡冉,以及多家主流媒體總編輯、行業專家和學者參與,圍繞論壇主題開展兩場重量級別的圓桌論壇,從企業的發展、媒體的作用等視角,就“大灣區企業的戰略機遇”、“如何定義平臺時代的企業品牌傳播”等議題展開討論。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出臺。《規劃綱要》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布局等11個方面回應各方期待和訴求,對未來近20年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進行了總體部署,指明了大灣區未來經濟、社會、生態、制度等諸多領域的建設方向。
根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廣州、深圳等珠三角九市在內,整體區位優勢顯著,自然環境得天獨厚。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與挑戰,粵港澳大灣區展現出其強勁的經濟韌性。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建設戰略擔當的廣東,經濟回暖顯著。廣東省統計公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上半年,廣東實現GDP 49234.2億元,二季度各地市經濟已實現明顯回暖,主要經濟指標止跌回升,呈現恢復性增長。
廣東省房地產協會會長王韶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基因好、顏值高、實力強,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強勁、最活躍、最開放的地區之一。這里產業、物流、科技、金融、貿易等資源高度集聚,已形成了‘金融+科技+產業’大灣區,幾乎囊括了紐約灣區‘金融灣區’、舊金山灣區‘科技灣區’和東京灣區‘產業灣區’的所有產業類型并均具實力。”
《經濟日報》副總編輯鄭波則認為,后疫情時代“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以中國奧園為例,鄭波指出,中國奧園正大力發展城市更新業務,并已成為其重要發展優勢,而這也是國家鼓勵投資的重點方向和領域。此外,鄭波建議,中國奧園下一步可以利用新基建或老舊小區改造方面相關的政策支持,如“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社會商店、社會企業、社會商圈等新業態來創造新模式、新場景。
據了解,憑借豐富的舊改經驗及專業的城市更新團隊,中國奧園已形成一套全方面成熟運作模式,并實現舊村、舊城、舊廠“三舊”改造全覆蓋。在城市更新業務上,中國奧園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維護原權利人合法權益,調動參與舊改各方和村民的積極性,在滿足各方需求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美好人居生活。
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奧園擁有逾50個不同階段的項目,預計額外貢獻可售資源約人民幣6587億元,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占95%。
憑借強勁的綜合實力,中國奧園榮列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第204名,較去年勁升75位,同時榮列中國房企綜合實力第23名。
《經濟觀察報》社長兼總編輯劉堅認為,中國奧園的核心理念是“高效、誠信、責任、共贏”,“在過去可能更多體現的是效率,那么未來是不是還需要有更多其他的內容,這對中國奧園來說值得深入思考。”
界面·財聯社新媒體集團副董事長何力則表示,“中國奧園的口號是‘構筑健康生活’,我個人認為應該重新定義健康。我們過去理解的健康僅僅是身心,在新時期,健康有了新的內涵和外延。中國奧園如何與數以萬計的用戶在情感上產生更強的連接,我覺得通過社區或平臺的運營,可以使中國奧園品牌以及‘構筑健康生活’的理念變得更超前,更符合時代需求。”
作為“媒體老兵”, 一點資訊總裁陳彤從媒體行業的變化出發,認為現在媒體人也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因為任何企業都需要市場推廣、產品宣傳。企業不應該墨守成規,要繼續講好故事、有情感,同時保持價值觀。”
在新時代下,企業競爭力除了通過修煉“內功”,不斷提升、加強“硬實力”之外,經營理念、價值觀念、企業文化、企業形象等一系列品牌塑造亦賦予了企業更多的軟實力。
在企業實施品牌策略時,如何處理好與媒體的關系,使媒體傳播有利于企業品牌的建設,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中國奧園集團執行董事、營運總裁馬軍認為,媒企應凝心聚力,共謀良策、共話發展。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奧園,從廣州番禺創業起家,至今已走過24個年頭,秉承“構筑健康生活”品牌理念,踐行“高效、誠信、責任、共贏”的核心價值觀,中國奧園持續深化“一業為主、縱向發展”戰略布局。在新形勢下,中國奧園的企業發展、品牌價值提升是其關注的重點內容。
中國奧園集團副總裁郭士國則分享了中國奧園在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之道。郭士國指出,“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國奧園注重規模與效益均好,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打造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夯實社會履責的經濟基礎。”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從平臺時代下公共傳播的角度出發,指出互聯網時代下,平臺的價值在于通過萬眾的內容創造和數據分享,依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技術,催生出超級基礎設施,嵌入社會權力,成為社會連接的基本中介系統。
“任何一個好的品牌傳播都需要三個要素,首先是故事,即人的故事,包括企業家、員工,而這個故事來源必須與產品和服務有關;其次,品牌傳播需要具備情感和價值觀,沒有高尚精神內核的企業恐怕很難走得遠;除了信任關系,最重要的是構建真善美的價值。”張志安進一步補充說。
事實上,向來注重規模、收益指標的房地產行業亦越來越重視品牌的價值塑造。億翰智庫發布的《2020中國房企品牌價值TOP100研究報告》中提到,從政府層面繼續強調“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非線性調整房地產業基本面以來,房企將產品品質和服務的重視程度提升到新高度,系統化建設品牌體系,“全周期”“全維度”為代表性的產品和服務,才更符合市場的高品質需求。
上述報告指出,專業化程度、體驗感、品質感等是房企在品牌塑造方面的重點方向。同時,品牌形象塑造精細化趨勢明顯,以服務品牌、雇主品牌、公益品牌等為代表的多元維度品牌建設,也是未來房企品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組成部分。
《精品購物指南》總編輯張書新從自身的創業經歷出發,表示“今天我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過來與中國奧園交流。新媒體對我們的沖擊很大,說創新、把握大勢、請人才很容易,但是真正做起來特別難。”
中國奧園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綜合服務商,以此提出“高效、誠信、責任、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將其作為集團在市場立足的根本。在品牌建設方面,中國奧園榮登2020年度中國房企品牌價值第19名。
《財經》雜志主編何剛表示,廣東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中能夠迅速地走出來,像中國奧園這樣的企業在偶然性和必然性進一步做強做大。“它是靠建設性,而不是批評,不過建設性的批評對于改革和中國奧園未來的發展都有好處。”
“《財經》有兩個主義,一個是新聞專業主義,另一個是財經專業主義。如果秉承兩個主義的話,我認為對行業、公司的監督甚至是批評,雖然‘帶刺’,但本意是為了促進企業的發展和良性循環。”何剛說。
《中國國家地理》社長李栓科則指出,在這個時代需要對傳播理念、傳播路徑進行重新規劃。“實際上媒體最終講的也是人類思辨的故事。我發現傳播承載的內容絕不僅僅是建筑三角形,它還有失衡之美、缺失之美,它會勾起所有人的閱讀期待或購買期待。因為缺失、失衡、不對稱產生的美引起了我們的消費行為,吸引我們要出行、要閱讀。”
從媒體轉型的角度出發,《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李鴻谷則表示,媒體能夠產生賦能作用的前提,首先取決于內容能否與平臺對接,將平臺變成渠道;其次是內容可否數據化及多元化生產,與用戶產生連接;最后是內容能否資產化,成為不斷被使用的財富。
中國奧園集團副總裁胡冉表示,“希望奧園能夠都成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奮斗者,為中國老百姓構筑健康生活創新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