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對個人而言,是從出生到不惑之年的人生轉變,對于一座城市來說,則足以讓一個小漁村變成如今的國際化大都市。
北緯22度,氣候常年如夏,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深圳一直以來都是一片吸引眾多來客的熱土。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已經崛起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
作為中國地產的方向標,深圳地產也始終直走在全國前列。無論是中國土地“第一拍”、深港共建的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還是歷次頭部房企榜單中,都能看到深圳房企的身影。
四十年風雨兼程,歷史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無數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開拓故事,而這座始終充滿干勁的城市也吸引眾多企業紛紛前來掘金。
起家廣州的中國奧園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奧園”)于1996年在廣州成立,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主業,縱向發展相關產業的千億級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目前已形成了中國奧園(3883.HK)、奧園健康(3662.HK)和京漢股份(000615.SZ)三家主板上市公司齊發力、主業產業大協同、境內外資本強運營的發展格局,先后榮登《福布斯》“亞洲最佳上市公司50強”,連續四年躋身《財富》中國500強。
2019年,中國奧園整體銷售額實現1330.6億元,旗下地產板塊實現千億跨越,首次躋身“千億俱樂部”,近三年合同銷售年復合增長率達66%,增幅持續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在經濟形勢復雜的上半年,中國奧園也交出了一份頗為靚麗的成績單。
8月14日,中國奧園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前七個月實現合同銷售約人民幣604.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46%;錄得營業額為人民幣282.4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毛利潤人民幣82.8億元,同比增長18%,毛利潤率29.3%;核心凈利潤人民幣28.3億元,同比增長14%,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為人民幣24.5億元,同比增長21%。
而作為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的品牌房企,中國奧園亦在深圳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迅速扎根 成就“深圳速度”
盡管進入深圳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據了解,中國奧園地產集團部門總經理級別以上的高管中,有超過六成都是深圳人,這也使得其可以迅速融入這座充滿競爭與機遇的城市。
自2016年進入深圳市場,截至目前,中國奧園在深圳已有接近10個舊改項目,遍布六個區域。在土地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深圳,中國奧園為何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這么多項目,從而扎根深圳市場?
收并購是其一直以來的獨特打法。
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按建筑面積計算,中國奧園通過收并購方式取得的項目占68%,招拍掛占29%,城市更新及其他占3%。2020年上半年,中國奧園新增項目44個,新增可開發建筑面積約695萬平方米,其中收并購項目占63%。
今年7月,中國奧園完成收購京漢股份附帶投票權股份29.99%,成為京漢股份單一最大股東并取得其控制權,并入中國奧園財務報表。據悉,京漢股份持有的項目主要位于北京、天津、重慶、成都、南京、太原、廣東及河北等地。
通過本次收購,中國奧園開拓資產包拿地的新模式,土儲資源進一步豐富。
在深圳市場,中國奧園同樣發揮其收并購的傳統優勢。
資料顯示,2016年4月,中國奧園正式布局深圳,以22.9億元收購深圳一住宅項目70%權益,并打造成奧園翡翠東灣項目。2017年,中國奧園再以9.85億元收購位于深圳光明新區的峯薈花園項目及峰薈時代科技中心,持續加碼深圳市場。
繼奧園翡翠東灣、奧園峯薈之后,中國奧園以前瞻性眼光布局深圳北拓中軸、深港后花園——東莞塘廈,匠心精筑奧園觀瀾譽峰,打造深圳精英們接軌國際化生活方式的理想墅居。
得益于收并購的特色打法,中國奧園不僅在布局上實現了名副其實的“深圳速度”,同時也將土地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有助于應對未來可能的市場波動。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奧園新增項目的平均土地成本為每平方米3812元,與其目前的銷售均價相比,未來仍有較大的利潤空間。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奧園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約4874萬平方米(權益比78%),總貨值約5015億元,計入城市更新項目后的總貨值約11602億元,滿足未來四至五年的發展。
深化布局深莞惠經濟圈
放眼全球,每個超級都市背后,都自帶一個“圈”,像漣漪一樣向外擴散,在城市生長的過程中,單個城市的效應慢慢減弱,都市群逐漸成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趨勢。
2019年,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現代化都市圈時代正式開啟。2020年5月8日印發的《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點名”廣東五大都市圈——科學制定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發展規劃。其中,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東莞、惠州、河源和汕尾五市。
今年1月,深圳市政府在部署2020年工作中也曾明確提到,做好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強化空間規劃銜接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深莞惠協同一體化發展。
在都市圈演進的過程中,開發商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城市的服務和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緊貼政府都市圈規劃,中國奧園亦加速布局除深圳外的東莞、惠州等深莞惠經濟圈城市。
2019年12月11日,中國奧園與東莞市橋頭鎮政府正式簽約,雙方就東莞嶺頭社區城市更新項目前期服務簽署了合作協議。今年6月15日,中國奧園中標東莞市清溪鎮16.66萬平方米舊改項目。
截至目前,中國奧園在惠州已布局超過10個項目,在東莞布局超過20個舊改項目,積極布局深莞惠經濟圈。
與此同時,房企也開始擺脫傳統住宅開發的單一業務鏈,在新型城鎮化、都市圈規劃發展等大背景下,廣泛拓展產業鏈,為地方的“產城融合”做出貢獻。
作為復合地產的引領者,中國奧園已形成體育、教育、商業、健康養生、文化旅游、跨境電商、科技產業、特色小鎮等多元化復合產業發展的模式,也將更多從產業、商業、城市功能配套、城市更新等方面入手,積極參與深莞惠經濟圈的城市建設。
據了解,在中國奧園正常收購項目里,住宅為主要的業態;而在舊改項目中,業態則相對復雜,包括微型改造、城中村改造、舊廠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其中就將承擔許多城市配套的建設,如學校、醫院、各類場館等等。
依托逐漸強大的產品力和運營管理能力,中國奧園在立足于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持續為城市圈建設貢獻不可忽視的一份力量。
經營業績穩健增長
作為新晉千億房企,在今年復雜的經濟環境下,中國奧園依舊表現出強韌的發展動力。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奧園迅速響應,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復工復產,取得物業合同銷售及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業務發展仍舊保持韌性。
隨著三月底、四月初銷售中心和工地全面復工復產,中國奧園銷售恢復增長勢頭,前七個月實現合同銷售人民幣604億元,完成全年目標接近一半,持續穩居全國銷售30強之列。中國奧園集團董事會主席郭梓文表示,未來幾個月中國奧園將進一步加大銷售力度,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中國奧園已簽約未確認的物業合同銷售約人民幣1800億元,將于未來2年逐步確認,為盈利的持續性奠定基礎。
土地方面,中國奧園積極布局城市更新項目取得實效。中報顯示,中國奧園已實現舊城、舊村、舊廠("三舊")改造全覆蓋,擁有逾50個不同階段的城市更新項目,預計額外貢獻可售資源約6587億元,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占95%。
中國奧園集團執行董事、行政總裁郭梓寧表示,今年公司預計陸續有城市更新項目進入轉化,未來兩年,也將有十幾個項目進入轉化階段。未來,中國奧園一方面加快轉化,另一方面繼續在大灣區的主要城市,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加大拓展力度,為公司未來儲備優質土地打下良好的基礎。
現金流充足 融資能力突出
在業績及盈利保持高增長的同時,中國奧園還通過多元化融資,保障公司財務穩健及資金充裕。
2020年2月,公司發行1.88億美元363天4.8%境外債,創中資高收益債最低發行成本;7月,發行4.6億美元2024年到期的6.35%境外債。期內,公司完成兩輪共2.8億美元三年期境外銀團貸款,年利率為HIBOR/LIBOR加4.30%,由恒生銀行及匯豐銀行牽頭,吸引9家境外商業銀行參與。
境內發債方面,2020年2月和8月,中國奧園分別發行人民幣25.4億元五年期5.5%境內公司債及人民幣11.8億元五年期5.65%境內公司債。
盡管中國奧園在2020年開展了大規模的債務融資,但公司現金流管理健康,債務壓力并未因融資而增加。
另一方面,奧園上半年現金回款率達到約90%,較2019年全年78%的回款率提升12個百分點;回款總現金約人民幣694.4億元,為短期借貸額的1.5倍。
此外,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國奧園授信額度總額約為2256億元,較截至2019年底的1840億元授信額度增長22.61%;截至上半年末,中國奧園尚未使用的授信余額為943億元,較截至2019年底的647億元增長45.75%。
良好的銷售回款及現金流狀況,中國奧園的信貸評級展望維持“正面”評級展望。目前,惠譽、標普及穆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一致給予中國奧園“正面”評級展望,境內信貸評級獲聯合信用評為中國最高信用級別“AAA”。
相信在充足的土地儲備,及穩健的財務表現下,中國奧園還將繼續保持平穩向上的發展勢頭。